包衣机操作规程-梁山二设备交易市场
以下是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(SOP)的详细说明,涵盖设备准备、操作流程、安全注意事项及维护要求,适用于制药、食品等行业的包衣工艺:
一、操作前准备
1. 设备检查
检查项标准要求
清洁状态 确认锅体、喷枪、管路无残留物,清洁记录完整(符合GMP要求)
密封性 检查锅体密封条无破损,真空压力测试(保压5分钟压降≤0.1 MPa)
喷枪系统 确认雾化喷头无堵塞,压缩空气压力(0.3-0.6 MPa)正常
电气系统 紧急停止按钮功能正常,接地线连接可靠
润滑系统 减速机润滑油液位在视窗1/2-2/3处,轴承润滑脂无干涸
2. 物料与包衣液准备
包衣液配制:按处方称量包衣材料(如羟丙甲纤维素、丙烯酸树脂),过筛(≥80目)后溶解至目标固含量(通常8-15%),搅拌时间≥30分钟。
素片/颗粒检查:符合《中国药典》脆碎度(≤1%)、水分(≤3%)等标准。
二、操作流程
1. 开机与参数设置
启动电源:开启总控开关,预热包衣锅至设定温度(通常35-45℃)。
参数输入:
工艺参数:进风温度(40-60℃)、排风温度(30-50℃)、锅体转速(3-15 rpm)。
喷雾参数:雾化压力(0.2-0.5 MPa)、喷液速率(50-200 mL/min)、喷枪距离(15-25 cm)。
空载试运行:启动锅体旋转与喷枪喷雾(纯水替代包衣液),确认雾化均匀性。
2. 装载物料
装量控制:素片/颗粒装入量≤锅体容积的70%(防止堆积影响包衣均匀性)。
平衡测试:低速(3-5 rpm)运行1分钟,确认物料流动无偏重。
3. 包衣过程操作
阶段操作要点
预热阶段 开启热风系统,使素片温度升至35-40℃(红外测温仪监测)
初始包衣 低喷速(50 mL/min)预喷5分钟,形成基础膜层
主包衣期 逐步提高喷速至目标值,维持进/排风温差10-20℃(防过度干燥)
终点判断 增重法(目标增重2-5%)或在线NIR(近红外)监测包衣厚度
4. 停机与出料
喷枪冲洗:关闭包衣液供应,用纯水或乙醇冲洗喷枪管路(防止堵塞)。
冷却阶段:关闭加热,保持锅体低速旋转至物料温度<30℃。
出料操作:开启出料口,收集包衣产品至洁净容器,贴标签(品名、批号、操作人)。
三、安全与异常处理
1. 安全注意事项
防爆要求:使用有机溶剂(如乙醇)时,设备需符合ATEX防爆认证,操作间通风换气≥15次/小时。
静电防护:包衣锅接地电阻≤4Ω,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/鞋。
紧急情况:
喷枪堵塞:立即切换备用喷枪,停机清理。
温度异常:超温(>设定值+5℃)自动切断加热,手动启动急停。
2. 常见问题处理
异常现象原因分析解决措施
包衣不均 雾化压力不足/喷枪偏移 校准喷枪角度,提高雾化压力(0.1 MPa步进)
片芯粘连 喷液速率过高/温度过低 降低喷速10%,提高进风温度5℃
膜层龟裂 干燥速率过快 降低排风量,增加包衣液塑化剂比例
色差 包衣液混合不均 延长搅拌时间,添加消泡剂(如聚二甲基硅氧烷)
四、清洁与维护
1. 日常清洁
CIP在线清洁:纯水→1% NaOH溶液(60℃循环20分钟)→纯水冲洗至中性(电导率≤5 μS/cm)。
喷枪拆卸清洗:超声清洗喷头(频率40 kHz,时间15分钟),压缩空气吹干。
2. 定期维护
维护项目周期操作标准
密封圈更换 每6个月 硅胶材质,无变形/裂纹
减速机换油 每2000小时 使用ISO VG 68级齿轮油,加注至视窗中线
轴承润滑 每月 高温锂基脂(NLGI 2级),注脂量≤腔体70%
电气系统检查 每季度 绝缘电阻≥10 MΩ(500V兆欧表测试)
五、记录与合规
批生产记录:完整记录包衣参数(温度、转速、喷液量)、偏差处理(如有)。
清洁记录:每次清洁后填写,包括清洁剂种类、时间、操作人签名。
校准证书:温度传感器、压力表每年第三方校准,贴有效期标签。
六、流程图示例(薄膜包衣工艺)
plaintext
复制
[开机自检] → [参数设定] → [物料装载] → [预热]
↓
[初始包衣] → [主包衣] → [终点检测] → [冷却]
↓
[出料] → [清洁] → [记录归档]
注:本规程需结合具体设备说明书及企业验证文件执行,关键工艺参数(CPP)应通过工艺验证确定。操作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,确保符合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要求。